进入21世纪前10年,国家对洞庭湖区的土地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对洞庭湖进行治理。以洞庭湖治理、新农村建设等为契机,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洞庭湖区农业快速发展,洞庭湖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湖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产条件的改善与技术的革新使洞庭湖区的粮食生产量明显增加。1955—1956年,为充分利用湖区稻田生产潜力,将单季稻改为双季稻。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了粳稻替代籼稻、矮秆替代高秆的水稻良种实验。20世纪70至80年代,开始大规模推广杂交水稻。2000年,优质杂交稻和超级稻也开始推广应用。加上农药、化肥技术的改良,湖区的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长。2003年,湖区水稻播种面积达9114.27平方千米,其中优质稻播种面积达4491.4平方千米,粮食总产量62.9亿千克。
为将洞庭湖区建设成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高标准优质粮田,2010年12月,国家大规模实施的惠民之举——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正式启动,涉及岳阳、常德、益阳3市16个县(市、区)。工程主要包括农用地整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和废弃建设用地复垦等建设内容,项目实施涵盖土地权属调整、房屋拆迁、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整治、居民点建设、环境治理等十多个方面,需要完成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路桥、农田防护、生态环境保护等5类一级工程,18类二级工程和55类三级工程。洞庭湖区地势平坦,耕地集中,基本农田面积占陆地面积的50%以上、占耕地面积90%以上,在该区域开展土地整治,更具有新增粮食产能的优势。该区域水资源极其丰富,年平均气温17℃,且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开展土地整治后,耕作条件可进一步改善,耕地质量更高,粮食产能提升更快。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是全国布局开展的14个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之一,是湖南省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投入最多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坚守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建设生态洞庭、“鱼米之乡”打下坚实的基础。2013年夏季,湖南省遭遇罕见旱灾。然而,洞庭湖畔的常德市鼎城区、澧县等地仍然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并未受到严重影响。事实证明,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经受住了大旱之年的严峻考验,为“天下粮仓”构筑了一道稳固的绿色防线。2014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该规划提出“保障粮食安全的现代农业基地”的战略定位。“立足湖区农业资源优势,巩固提升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实现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规划还明确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发展战略,推行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到2020年,湖区力争建成1万平方千米高标准农田,粮食产量稳定在140亿千克以上。建设洞庭粮仓,既是强化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定位的根本要求,也是充分发挥洞庭湖区生态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2017年9月,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一期87个子项目竣工并通过验收,累计完成基本农田建设总规模2072.13平方千米,新增耕地160.67平方千米,新增标准粮产能3.675亿千克。同时通过项目建设,掀起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生产高潮,打造了一批引领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优势产业。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截至2022年,湖南省高标准农田保有量为2.72万平方千米。2023年,湖南省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2300平方千米,进一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的实施,有力推动了项目区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让项目区广大群众享受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实惠。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以高质量的项目建设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以“三农”发展的新成效推进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切实扛牢粮食主产区责任,着力建好天下洞庭粮仓,让“北有北大仓、南有洞庭粮仓”成为中华大粮仓鲜明的标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批复》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为前提,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着力构建和谐人水关系,着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着力增进社会民生福祉,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这意味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迈入新阶段,应立足江湖关系新变化,加快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形成同洞庭湖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新格局,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更好融入服务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在洞庭湖区,这样的新格局已经崭露头角。例如,2020年,湖南省汨罗市桃林寺镇高丰村在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过程中,实现“小田变大田,低产变丰产”,达到了粮食产量提高、社会资本不亏、大户耕种方便、农民流转稳赚、集体经济增收的“五赢”效果,带动走活“乡村振兴”一盘大棋。粮食产能有提升。高丰村将以前撂荒的小丘块、不易种植的高岸田、荒废的田埂等进行翻耕平整和土壤改良,增加了良田面积,提升了土壤肥力,基本做到了不抛荒一丘田、不弃种一块地。截至2022年7月,全村75%以上的水田都种植了双季稻,种植面积比之前增长近50%。由于耕地地力提升,粮食单产量提高,全村粮食总产量年均增加100万千克。社会投资有回报。参与投资建设的600多万元社会资本,由种植大户通过支付租金的方式逐年返还给投资人,预计投资人将于5年后收回投资成本,可以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带动了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创建、设施农业建设、产业基地打造,形成了振兴动能更强、发展活力更足的新格局。种植大户有效益。“巴掌田”改造为连片大田后,有利于使用大型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原来需要400~500名散户耕种的田块,现在仅需3个合作社、三四十名农机手,劳动效率大幅提升。每亩翻耕、收割费用从240元降至140元,施药、除草费用从120元降至60元,运输费用从50元降至30元,种植成本大幅降低。过去散户大多种植一季稻,大户现在种植双季稻,每亩能多产粮食300余千克,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户增收有途径。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农户享有承包权的土地面积不变,但租金和产量均有增加。愿意种田的散户可以在划定的连片区域内经营,平价享受合作社提供的社会化服务,还可以选择在合作社“打工”,实现就近就业。部分种植能手到合作社“打工”的收入远高于自己投工投劳种田的收益。农户还可以入股合作社,年底分红,实现“农民有钱赚、农事有人做”。集体经济有收入。高丰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土地有效流转,为合作社、种植大户做好服务,指导农户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引导农户开展农膜回收、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绿色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提升。高丰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收取管理服务费,可获取收入约17万元,持续投入配套建设,形成长效管护机制。又如,2022年10月,汨罗市桃林寺镇三新村将塘底的淤泥运至高标准农田建设处。在这里,塘泥与秸秆、粪肥等发酵堆肥后,再覆盖到田地中,形成一层20~25厘米富含有机质的耕作层。村里将扩塘容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结合,通过山塘清淤扩容、塘泥返田等方式,既找到了塘泥的消纳场所,又增加了山塘蓄水容量和农田肥力,能够确保农业稳产,水旱无忧。山塘淤泥富含有机质,将塘泥就近处置与改良耕作层土壤有机结合,能充分发挥塘泥肥效,降低改良土壤的成本,切实解决改田之后的前几年土壤肥力不足的问题,提升综合效益。农业对自然资源有极强的依赖性,易受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制约,因而更加需要贯彻和执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创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改变拼资源消耗的传统经营模式,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退化情况。2023年1月12日,大通湖农业绿色发展研究基地合作共建协议签约仪式在益阳市大通湖区举行。该基地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益阳市河坝镇人民政府、益阳市大通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合作共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立足洞庭湖流域特点,开展农业绿色技术应用研究,为流域水环境保护、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示范样板和科技支撑。大通湖区被誉为“洞庭之心”,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和绿色环保水产养殖基地,大通湖区在水环境治理和农业绿色转型发展领域有强烈的技术需求。该基地的建设将以洞庭湖区典型农区为对象,研发农业面源污染人工湿地净化技术、绿色高效水产养殖技术和生态高值农业技术,构建适用于洞庭湖流域特色种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形成一批适用于洞庭湖流域特点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技术模式。“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洞庭湖的演变历史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人水关系经历了水侵人、人避水、人争水和人亲水的四个阶段,如今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人们着力构建人与水和谐发展的新关系,在洞庭湖区构筑绿色防线,保障“天下粮仓”的可持续发展。※原文选自《地图》杂志2023年第3期,转载及杂志订阅、购买,均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