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丁仲礼,浙江嵊州人。现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
1988年8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识贡献: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第三纪/第四纪界限工作组成员。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SCI论文约30篇,有关成果被SCI刊物引用800余次。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经常守在电视机前看新闻,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丁仲礼先生当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时,心中不免阵阵惊讶和惊喜。惊讶的是,曾经到过岳阳考察的科学家成为国家领导人,惊喜的是如今这个伟大的时代,科学已得到应有的尊重。
丁仲礼先生是个很有魅力的科学家。他曾与某主持人有过一次碰撞:那一次,主持人采访的主题是“环境问题”。看完整个节目,我被丁仲礼先生高屋建瓴的观点所折服: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人类自己,能够拯救人类的也只有人类自己……
看着电视,眼前浮现出九年前与他的那一次谋面的情景。
其实,在东洞庭湖国家级保护区工作十余年,见到的各级领导很多。有慕名而来的,有来体现关怀的,有专程来深入调研的,丁仲礼绝对属于后者。九年前的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那一年,我最自豪的事是把中国科学院的“湿地研究”,引进到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当时中国科学院正在选址,并基本选定了另外一处湖泊。得到有关信息,我和副局长蒋勇趁着夜色连夜乘车赴相关部门汇报,经反复对接,终于在东洞庭湖保护区建成了中科院洞庭湖湿地研究站。从此,每年有十多位专家常驻岳阳开展生态研究,但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中科院副院长也会亲自来。
作者(左二)陪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右一)、詹文龙(右二)考察洞庭湖湿地
那是个周五的下午,中科院亚热带所最年轻的博导谢永宏教授打电话给我:“赵局,明天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一行来考察洞庭湖湿地。”听到这一消息,首先是异常兴奋,然后立马陷入沉思,因为按以往的惯例,重宾接待要拿很详细的方案,尤其是周末,邀请相关领导陪同都是一件比较为难的事。正在我思索琢磨中,谢教授又打来电话了:“丁院长明确要求,一切接待从简,不允许告诉任何地方领导,保护区同志陪同即可”,听到这一要求,我一下轻松了许多,内心上对中科院领导的敬佩之意油然而生。
为了熟悉丁仲礼先生的相关情况,当晚我翻阅了许多关于丁院长的信息资料:他是我国权威的地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在全球气候变化、黄土高原气候变迁及气候演变同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全球冰量变化及与青藏高原抬升的关系等方面都有重大研究成果。看着这些高深莫测的信息资料,我很忐忑,担心自己第二天能否与丁院长对上话。
丁仲礼一行考察洞庭湖湿地站
次日上午九点左右,丁院长一行来到岳阳,与他一同前来的是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及中科院亚热带农业所的王克林所长等五人。刚见面,丁院长要求直奔洞庭湖。一路上,趁着给丁院士介绍洞庭湖湿地情况的机会,我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位大科学家,他一米七五左右的个头,头发已全部发白,说话时,夹杂一点江浙口音。他与我们交谈很随和,表情也很轻松,并没显出很高深的样子。这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彼此的距离。
上船后,我们先溯江而上。那天天气晴好,又是春天,洞庭湖波光粼粼,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船行至扁山处,三头江豚不约而同腾空跃起,丁院长很是兴奋,拿着望远镜,久久凝视洞庭湖。询问江豚数量及保护措施,不时还拿出一个小本子作些记录。我们也异常高兴,我跟院长说,“外地客人看到一头江豚要行好运一次,您一次看到三头,您肯定会好运连连。”丁院长笑而不语。
按原先设计的考察路线,看完江豚后即上岸就餐,可丁院长说难得来一次,要看看洞庭湖与长江交汇的地方。我们又调转方向顺江而下,来到三江口,看到长江水与洞庭湖水渭泾分明,丁院长想到了三峡截流,他问我们,目前每年洞庭湖泥沙淤积量是多少?三峡工程前后洞庭湖湿地有哪些变化?目前洞庭湖湿地最佳水位值是多少?毕竟是大科学家,几个问题问到了洞庭湖生态治理的关键所在。我们一一作答,更多的是借这样的大好机会请教专家们。从那时起,我们围绕丁院长他们那次调研的几个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与保护,取得了很多成果,也得到了中科院、国务院三峡办的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在交谈中,我发现丁院长很注重宏观视角,他要求中科院洞庭湖湿地研究站的专家要注重科学问题的提出,从流域的视野开展流域性模型的开发应用,将观测研究工作上升到流域尺度系统性、规律性认识。虽然与丁仲礼院士接触只有几个小时,但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一流科学家的视野和科学精神。考察完三江口,我们后来又考察了君山后湖湿地,返程午餐时,已是下午两点多。
边回忆,我边想,人生的很多相遇,充满数不清的偶然,但某些偶然,有时是一辈子的记忆,很可能,正是一次偶然的交流,让自己的视野豁然开朗、回味无穷。
图片来源于(岳阳日报·云梦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