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密度影响湿地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取得新进展
2014-10-23 |作者: |     【关闭窗口】
    

密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及群落结构的重要因子,但其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由于对光照、养分等资源的竞争限制植物生长,另一方面较高的密度可通过改善微生境促进植物生长。受季节性水位波动的影响,湿地植物常面临洪水和干旱双重胁迫,但密度如何影响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仍不清楚。

近日,以谢永宏研究员领衔的湿地生态研究团队以洞庭湖典型湿地植物辣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地下水位和密度条件下辣蓼生态生理特征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水量随水位下降而下降,但高密度条件下下降较少(图1)。在0cm和-20cm水位条件下,辣蓼生物量随密度增加而逐渐下降,但在-40cm水位下,密度对辣蓼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图2)。进一步研究发现,-40cm水位时,高密度有助于降低植物叶片的受损程度,具体表现为叶片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随密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可见,增加植物密度可通过维持土壤含水量而有助于植物抵抗干旱胁迫。该结果有助于正确认识密度对种群动态的调控作用,同时可为湿地植被恢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Ecological Engineering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585741400319X)。该研究得到了中科院知识创新领域前沿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图1 不同密度和水位处理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图2 不同密度和水位处理下辣蓼生物量的变化

Copyright©2007-2011 湘ICP备05003681号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通信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远大二路1071号 邮编:410125